首页「傲世皇朝注册」首页
首页「傲世皇朝注册」首页
杏悦注册-首选网站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3-07 00:21    文字:【】【】【
摘要:杏悦注册-首选网站 近年来,由于媒体不负责任发表有失客观、公正的虚假新闻、失实新闻,比如北京房地产商建议炸掉一著名建筑盖住宅、伊利蒙牛诬陷等事件,让我们对新闻的真实

  杏悦注册-首选网站近年来,由于媒体不负责任发表有失客观、公正的虚假新闻、失实新闻,比如“北京房地产商建议炸掉一著名建筑盖住宅”、伊利蒙牛“诬陷”等事件,让我们对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不断进行思考。

  通过结合电视媒体与一般媒体的共性及自身发展的个性来探讨电视新闻的真实性,笔者认为,电视新闻呈现出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两方面。在客观真实方面,电视新闻以事实真实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为来源真实、采访真实和排播真实;而在主观方面,电视新闻主要以逻辑真实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为事理真实、技术真实、艺术真实。

  电视新闻从事实发生、采访到播出,大致包括案前、案中和案后三个阶段。围绕这三个阶段,本文分别从来源真实、采访真实和排播真实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来源线日,格鲁吉亚政府的私人媒体伊梅季电视台播出一段画面,解说称俄罗斯军队正在进攻该国首都第比利斯。节目播出后,一度引起恐慌,格急救部门收到无数电话,有人心脏病突发或晕倒。事后得知,这是以2008年8月俄格战争的画面为背景制作的假新闻。虽然电视台在播出该节目时,特意向观众介绍说这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状况”,但观众大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提醒,结果造成格鲁吉亚全国陷入恐慌。这是假新闻真效应的典型案例,让我们更深刻反省新闻来源真实性的必要。

  新闻来源不真实的情况常发生在策划环节,即利用部分虚假的事实,或者记者对事实的重新加工抢眼球。为求达到来源真实,可以通过悟、听、抓、比等多种基本手法,让新闻来源更为真实。

  比。从本地其他媒体中,发现可以进一步追踪报道的新闻,但这类新闻为避免抄袭之嫌,要改变写法;由于已落人后,补写改写就要用最新的情况。

  化。从新华社播发的全国性动态消息中,发现本地也可能有的新闻,即将新闻本地化。

  保证新闻源头的真实,是实现新闻真实的根本保证。而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采访真实则是保证新闻真实的关键所在。

  首先,我们来看这样两个例子:2010年年底,金庸先生在微博上“被去世”,各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舆论哗然。新华社黑龙江分社2010年12月13日决定,停止记者颜秉光采访报道工作,调离记者岗位。经查,该记者部分稿件把家人作为采访对象,违反了新华社新闻报道的有关规定。

  以上两个事件都发生在近段时间里,一则是虚假新闻,一则是失实新闻。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①。为了杜绝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电视媒体记者需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实现采访真实。

  追求新闻要素真实:让新闻报道中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真实可靠,完全准确,并通过新闻采访,逐项核对。

  追求新闻现场真实:电视媒体充分利用视频、音频的特性,使得电视新闻在再现现场上,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再现现场不仅可以捕捉事件发生的过程,也可以让当事人的话语权得以有效保存,保证了电视新闻现场的真实。而要做到现场真实,就要求记者尽可能深入新闻现场,与当事人、受访者有效核对新闻事实。

  追求新闻细节真实:近年来,新闻界流行从细节开始报道整个新闻事件,对细节的重视在电视媒体中更应值得提倡,细节包括人物细节、事件细节和场景细节②。在电视媒体中,对细节的捕捉,是电视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展示新闻敏锐性、相互沟通合作的重要表现。

  排播真实,是新闻从生产真实到播出线年玉树地震时,“一只救了32条人命的搜救犬牺牲了”这样的新闻登上了“天涯杂谈”,随后被4月22日的央视新闻采用并播出。后经查证,玉树地震抢险中并无搜救犬牺牲,而这样的搜救犬事迹确实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发生过。显然,这样的新闻事实无论是来源真实还是采访真实,都毋庸质疑,但对于2010年的新闻报道,显然在时效上有明显缺漏的,这是排播不真实。

  串联词真实。串联词让单则新闻与其他新闻联系起来,最终形成新闻节目。串联词部分是主持人风格与栏目定位、频道定位的综合展示,有衔接作用、点评作用③。尤其在点评部分,主观成份很重,常带有本台观点的色彩,要保证有的放矢。

  新闻流真实。以上关于央视新闻报道的事例就是典型的新闻流不真实事件。导致新闻流不真实的常是时效、疏忽等缘故。这点应该是相关责任人应当杜绝的。

  通过这样三个过程,电视媒体通过记者以客观主体的方式介入、参与到输出,在客观层面上相对保证了新闻真实。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要在主观层面上保证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本文接下来从逻辑真实展开论述。

  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曾做了一期关于北京市来广营五环汽修暴力抗法的节目。在电视画面上,近百个防暴警察冲进一家汽修厂,抓捕了汽修厂的主要人员。而后,多家媒体迅速跟进,纷纷报道了此事,但是媒体几乎清一色地认定汽修厂厂长一家是“暴民”。事后查证,媒体竟然将修理厂必备的消防用品、平时生活用的煤气罐、春节期间燃放剩余的烟花,甚至李瑞兰的残疾儿子用作健身的握力器定性为暴力抗法工具,进行大肆报道。

  电视画面会说话,但电视画面也有说假话的时候。对新闻事实认识上的偏差,会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将新闻的真实度等同于有选择的事实。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记者有意识地针对某些现象有所侧重地采访,通过对事实的陈述来表达自身的立场和观点,甚至现场镜头都经过设计和特定处理,主观意识在报道中起了很大作用。

  2、现象代替本质。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都准确,做到采访真实,是客观现象的真实。客观现象的真实未必等同于主观报道的真实,对现象的报道与全局判断需要一个适当的评判标准。

  3、局部代替全局,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还原事实的原貌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这并不等于可以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电视记者捕捉细节、捕捉现场,还原新闻现场,在主观运用上,要有适度原则。

  电视媒体记者在处理报道时,面对这种主观性较强的事理真实,应当尽可能克服可能出现的偏差,多积累,力求客观、全面,不让新闻失真。

  郑州电视台陈玉成、汪永鹏在《试论电视新闻的叙事方法》里,对电视画面和现场声响作为记录和叙述新闻事实媒介的时候,提出了电视新闻的特征:保留了事件的时间和空间限定;可以再现新闻事实的场景以及过程;遵循画面规律,如光线、构图、蒙太奇等;因为具体,所以不容易产生歧义;叙述手法的单一性,即时间坐标上的单向叙述;因为只能“剪辑”而不能概括,所用叙述时间较长;对于抽象内容难以记录和叙述。④然而,正因为这一技术因素,观众会出现“被欺骗的耳朵”和“被欺骗的眼睛”。

  出现“被欺骗的耳朵”和“被欺骗的眼睛”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技术处理、解说技巧改变电视新闻原本要表达的内容。二是透过技术处理改变电视新闻的表达形式。在画面上,则通过光线、长镜头、合成等方式,改变视觉效果,塑造各种不同的现场情境。电视新闻记者在使用技术制作电视新闻,应当尊重新闻事实,合理利用,保证技术真实。

  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电视集画面、声音、特技、符号、文字等元素于一身。电视新闻是电视艺术的一种呈现方式,在更高层次上,应该追求艺术真实。电视新闻追求艺术真实,几种艺术语言值得关注:

  1、注重新闻的叙述方式。新闻叙述方式越来越多元,比如现场直播、记者现场出境、人物现场和同期声串接,都是电视新闻的叙述方式。

  2、注重主持的播报方式。主持人是立播坐播,是笑脸相迎,还是满脸沉重,都是可以追求的呈现方式。

  3、追求后期处理上的真实。电视新闻在呈现时,对音乐、音效等声音元素的选择,能更好地展现艺术真实;同样,在画面处理上,电视新闻可以合理发挥蒙太奇手法、字幕效果、动画特技等手段,追求艺术真实。

  本文结合电视媒体中出现的假新闻,从主观、客观二维讨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可以合理避免电视新闻在真实性上可能出现的疏忽,也对电视新闻记者追求来源真实、采访真实、排播真实以及事理真实、技术真实、艺术真实等,提供比较清楚的探索方向。总之,追求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是新闻职业者应该捍卫的职业尊严,也是电视新闻党性的重要体现。

  ①②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0、171

  ③④张鲁闽、陈桂林:《集团化:城市电视新闻的对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72-175、123-133

  ⑤姚喜双:《播音学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58-61

  现场报道在目前电视新闻类节目中越来越多。无论在央视还是在各省台乃至市县台的新闻节目中,每天都可以看到记者出镜所作的各类现场报道。甚至可以说现场报道是目前电视新闻传播的一种最佳形式,它正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流[1]。毫无疑问,新闻真实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力所在,本文拟就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真实性作粗浅的分析。

  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的基本特征:记者出图像、(记者身临现场进入画面);现在进行时(新闻事件正处于发生、发展之中);完整同期声(有现场声音)[2]。报道形式有现场录像报道、现场直播。现场报道有时效性强、可信性强、现场感强和信息量大,等等特点。

  现场报道要求电视记者必须具有相当深厚的功力。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能迅速抓住事件的本质与核心,即席形成一套现场报道的构思;要有巧舌如簧的口头表达力,能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地向观众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和发生、发展情况;要善于应对,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能使采访者吐露真言;要有渊博的知识积累,反应敏捷,很强的应变能力和把握现场的能力;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特别要与摄像师配合默契,善于用镜头语言把现场的环境、氛围、细节,以及现场各方面的反映和有特色的音响效果等等,都直接展现到观众面前[3]。以泸西电视台曾报道过的一则新闻《铺筑山区致富路》为例——

  “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高寒山区三塘乡俱久公路的施工现场,在我身后,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的村民正在修建他们的进村道路,这条公路建成后,俱久村‘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三塘乡俱久村委会有着600来户人家、2539口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乡村道路多年来一直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修通水泥路成了村民们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同期声:村民李绍本:“路都进不来,来的车(都是)进都不敢进来,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农副产品也出不去,生产资料也进不来,就是落后了。”乡党委、政府“想群众之所想”,多方筹措资金170万元,村民自筹10万元,于2008年5月,开工建设三塘至俱久村年久失修的进村道路。据悉,这段公路全长4.2公里、宽6.5米,预计今年11月完工。在公路施工现场,记者随处可见筑路村民们挥汗如雨,一派忙碌景象,热情高涨的村民正为发展山区经济创造有利条件。位于三塘乡东部的大孔照普村,海拔2160千米,流传着“遍山都是宝,无路就是草”的是顺口溜,多年来,晴通雨阻的道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多渠道筹措资金,投资80多万元,投工投劳6万个,修通了长2.3公里,宽6.5米,厚18厘米的进村水泥路,改善了道路交通环境,让老百姓真正走上了致富路。同期声:村民李绍本:“(路)修好后,好走了,现在基本上天天都有车进来。大车、小车、养的猪都能‘坐’小轿车了,小车直接就可以开到猪圈门前,养的猪都好卖得多了。”

  据了解,从2005年至今短短3年时间,三塘乡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发动群众走自力更生与多方支持的路子,总投资400多万元,共修建村间道路31.8公里,全乡8个村委会道路硬化效率达62.5%,通路率达100%,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创造了山区修路史上的奇迹。同期声:村民李红英:“我们山区,(目前)到处是水泥路,村村寨寨(都是),我们三塘乡基本上到处都通水泥路了,方便得多了。”现场主持人:“如今的三塘乡,一条条康庄大道正向远方延伸!村村通水泥路领跑全乡经济快速发展!”

  这则新闻中,记者能把现场最真实、最精彩、最有说服力、最鲜活生动的形象呈现给群众,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电视新闻具有新闻性、知识性、艺术性,是有声音的报纸、有文字图像的广播,列宁曾将苏联电影定义为“政治性强的形象化政论”。

  现场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报道对象的客观反映,现场真实性就是要把所发生的新闻事实,不加修饰、原原本本地展示在受众面前,充分发挥现场真实性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把报道做得生动、鲜活、真实、可信。近一个时期,一些电视媒体的电视新闻,尤其是纪实性很强的现场报道节目频频使用“再现”镜头。例如:抓获受贿者后,电视记者通过犯人或见证人的口述,人为地再现案件中行贿受贿的细节;人为地再现犯人密谋犯罪的过程……[4]众所周知,新闻与电视剧有不同表现方式,新闻之道在于求真,离开了真实,新闻便无价值可言,对电视新闻而言,其真实性包括: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

  由此可见,现场报道新闻的真实,是严格的事实的真实,无疑要完全忠于生活的真实,它不允许像艺术作品那样塑造典型、合理想象、推理,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记者的语言和道听途说的事情用虚假的画面显现出来,当然新闻也不是原始生活真实的翻版,而是在绝对忠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取舍,提炼主题,加强新闻表现力,便于新闻受众了解真实的生活,但新闻加工的幅度应严格遵循新闻原有的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

  电视新闻现场感是电视新闻真实性的体现,也是电视新闻的魅力所在。除了现场感之外,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还能带给观众另一种鲜明的心理状态——参与感。在人际传播中,参与感是人与人直接交流中的心理状态。当电视把画面与声音一齐诉诸观众的感官时,参与已成为普遍的收视心理需要和衡量传播效果的公共标准。而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参与感已成为决定现场报道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云南电视台有一档民生新闻栏目《都市条形码》,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记者总是能拍摄到新闻现场的镜头,这说明记者在第一时间已经到达了现场。《都市条形码》主持人总是能够深入案件本身给观众带来一种知识的解读性,一种能够深入其中又能够置身事外的独特关注和客观评析。采用在现场完成报道,这一点对栏目的风格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开播以来,创下了昆明地区栏目收视率的最高点。记者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给一双双关注的眼睛带来过最及时的新闻现场,共同亲历新闻、感觉发生、关注细节,创造了收视率最高的奇迹[5]。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版符号,只有声画的真实,传播的信息才是准确的。在这一前提下,新闻现场报道才能在受众中产生真实感。从而使电视新闻真实性与真实感统一,事实真实和表现手法真实统一。那种靠扮演、重拍等事后通过导演的“再现”镜头,制造出来的“真实”一旦被观众敏锐的目光察觉其中破绽,便会疑惑顿生,假作真时真亦假。图像的真实性既然受到怀疑,那么新闻的真实当然也无从谈起,这种没有新闻真实性的手法,也就没有了真实感,更谈为上新闻的报道力度了。

  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有助于其现场报道真实性表现,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由于电视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出现了记者拿着话筒到处伸的现象,新闻中各类人物也不管有无必要,都请其出画面大讲一通,使电视新闻屏幕充斥着大量水分,降低了一档新闻的整体质量,倒了观众的胃口,所以现场报道时选好采访对象是决定同期声应用成败的关键。

  现场报道是在新闻事件正在发生、进行时同步采录播出的,新闻未经加工,更加原汁原味,因此,在客观、真实方面更胜一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因为记者出画面,就好似把观众带到了新闻现场;记者在现场的报道,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很小,因此观众对自己目睹的和听记者在现场报道的信息,都比较相信,没有隔阂。再有,记者以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报道的新闻,没有经过转述,因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大大增强了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用事实说话,节目凸显的是事件的情节和人物,紧紧“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

  所谓第一现场就是指通过记者的镜头、现场目击者的表述以及对新闻事件恰当的描述,让观众体验到仿佛就在现场的感觉,感受到目击者在现场所感觉到的氛围[6]。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应当成为一种有灵有肉的东西,成为一种有情有义的东西,成为一种有人有物的东西。新闻应当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讲述人间故事,去传播人类文明,去引导社会进步。它应当是一种有生气、有灵气的活生生的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真实便是其魅力所在。现场报道是新闻生命力所在,精彩所在。它拥有更强大的冲击力,使传播效果最大化,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小化。电视台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样式,它是由记者“采摄合一”向“采摄分离”发展,记者直接“出镜头”——在镜头前采访,电视新闻工作者通过对电视画面、同期声和报道方式的合理选择和巧妙结合,使新闻更具真实性和接近性,更易被广大受众所理解和接受,但是县级电视节目中,这种报道方式还不是很成熟,怎样发挥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和潜力,还需要许多基层电视工作者努力去开拓。

  [4] 陈力丹.让叙述话语视觉化——评新闻频道《法制在线》的“第一现场”[j].广播电视事业,2004(10).

  电视新闻是对最近事件真相的说明。真实性就是新闻的灵魂,也是新闻需要要素中最核心的,这个是绝对的、不能改变的。失去了真实的新闻,就是没有意义,也丢失了存在的必要。在真实的实践当中,有一些部门的记者只关注一时轰动,想象新闻、杜撰新闻,就利用自身大脑的想象去完成新闻的写作,一般很容易将自身的思想内容生搬硬套的加给新闻当事人[1]。虽然这类新闻作品遣词造句华丽,但是依然不具有一丁点的新闻价值。

  新闻的另一原则便是抒情有度:新闻不能与事件真相相离,因为事件而产生感情和想法需要表达,但是这个表达需要在以真相事实为限度,因此这就对写作者写作有所要求。在完成新闻写作的时候,不可以违反新闻的原则,还要将自身的立场体现出来:支持和反对,批判和颂扬都要有所体现。另外,真实性对于新闻存在和影响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新闻写作的真实性要求都放在一个很关键性的地位,因而它成为了新闻媒体取信于广大受众的关键以及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工作做中追求的重要目标。这更显示出新闻应该以事实为根据去体现立场,多层次的去体现新闻写作的线年通过的《联合国国际新闻信条》:“报业及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准确,不能任意扭曲事实,也不可以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全国记协1997年第二次修订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第四条就是“维护新闻真实性”。由此可见,新闻线]。新闻工作者必须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展的原因以及本质。作者在进行新闻写作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这样才可以让新闻作品在不失去核心、不违反新闻基本规律的同时,:还让观众喜爱新闻,传播一些社会消息,具备一定社会意义。电视的新闻作品是稍纵即逝的,优秀的作品可以让观众有所思考,有所回忆,从这样的作品里面思考出哲理。

  新闻写作者写出具有文学性的新闻,这是一个挑战。既需要写作者具有文字功底还要有一些文学素养,最重要的还是有能把所学转换成所用的能力。

  电视新闻写作的文学艺术性,也在新闻真相的表达上有所创新。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写别人所写不到的,对于一个新闻,一个事件,有不同的看法、认知。这个是新闻写作中很有难度的部分。就像歌德说的那样:“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3]”也在对各种各样社会现象或者事件的体会和思考中,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这样才可以创作出足够优秀的新闻作品。

  优秀的新闻作品,在告诉受众真相的同时,还能让他们在了解新闻、接受新闻的过程中,全面体会新闻中的文学魅力。从1960年开始,中国的著名新闻记者穆青先生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要在新闻的写作实践当中,把散文特有的自由、灵动、精炼等手法在新闻作品中得以运用。

  电视新闻的创作可以利用强化文学性来对渗透力进一步的加强,来完成更加抓人眼球与形成共鸣的目的。

  央视的《新闻调查》,利用解说词和镜头的语言,通用叙事文学的手法,强化感情效果,一样在坚持新闻事实真相的基础之中,有目的地添加了部分感情的内容,让很多本来是很枯燥无味的新闻材料,变得更加生动、全面,使观众有了情感上的共鸣。“各个报纸的新闻记者们用尽各类方式,希望将‘实话实说’的素材变成一种含有文学内容的‘实话巧说’,让新闻更加精炼并富有内涵,用文学性,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记者在进行新闻创作的时候,不仅仅要注重新闻语言的简单、大众、清晰,还需要看重关于语言方面的锻炼,在语言方面有所创新,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新闻语言的创新,就需要利用当前时代中,最接地气的群众语言。这样的群众语言,就从平常的社会生活中而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广泛流传,受到观众的喜爱。

  新闻的创作,如果仅仅的说明真相和事实,必然会使受众有种枯燥乏味的感觉,人们在体会和品味这样新闻的时候,会没有丝毫的味道,不会有情感方面的共鸣,仅仅是当做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发生,不能深入受众的心灵深处,因此,新闻写作的过程当中,需要一定文学性,这样的需要不仅仅是对于新闻文学色彩的添加,更重要的是,让受众在观看新闻作品时,了解和感受到事件自身所体现的东西。当前的新闻作品当中,常常能够发现一部分文学作品在新闻中的引用,给观看者带来了全新的观看体验,这样不仅能够把我们带进所写的新闻事件当中,还能够使我们更加真实地体会到事件给我们心中带来的冲击,激励,这就让新闻更有生命感。显而易见,新闻当中文学性的加入,完全就是对新闻作品有更好的表达方式[4]。

  在新闻创作的过程里面,希望作品可以同时具有文学性和真实性,想要得到这个效果,不是随便地添加和应用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有机的统一和灵活的调整,这样才可以使新闻创作水平有更好的发展。笔者建议:在新闻创作的过程中,文学性的使用要把握适度的原则,有选择的使用,允许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因此,很多时候,文学写作能给大家带来广阔的想象,但是新闻的创作完全不同,因为真实性是基础,要优先保证真实性,所以,在新闻创作的过程当中,文学性要在事件原因、经过、结果完全呈现之外有所添加,要全面的思考,不能对真实性有所影响,因为部分的文学词语含有深刻的语言色彩,假设使用失误,就有可能把读者带到一个误区当中,让新闻作品丢失了本来的色彩,还有在新闻创作的过程中措辞方面,要仔细推敲,力求严谨,最大限度的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不能对新闻创作的严肃性有严重影响,即使可以在新闻创作里面添加一些文学词语,但是一定不可以超越严肃性,因为严肃性是新闻作品创作的灵魂,一定不可缺少。

  掌控尺度,把文学性和真实性全面有效的在新闻创作的过程中运用,也能够添加一些作者对于事件的感情色彩,这样是新闻创作里面,关于文学性的应用,但是尺度很重要,不能让整个作品都变得偏激,要注意语言色彩的掌握,能让大部分读者能够接受,能产生共鸣是最理想的。

  美国学者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其中之一就是“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并没有要求传播的内容都是务实的,有些内容并不真实,但可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文学的、艺术的、消遣性、游戏性的内容等等。提供娱乐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之一,尤其在电视媒体中,娱乐性内容占其传播的信息总量的一半以上。电视新闻娱乐化、节目主持人明星化等现象表明娱乐已成为时下电视媒体中的一种时尚。在全民狂欢的大众传媒时代,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在民生新闻节目或部分硬新闻等的传播形式上挖掘一些“娱乐”元素,使新闻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本无可厚非。然而,在政治新闻或重大事件中,把名人趣事、花边新闻等作为不可或缺的主要题材,甚至把灾害事件的不幸进行娱乐化的处理,这种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倾向实不可取。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将新闻尽可能故事化。一批“基于事实”加上许多“合理想象”的杂志性新闻节目纷纷出笼。像山东电视台的《新聊斋》、《新闻女生组》、《新故事客栈》、《快书故事》等等,主持人用一些真实新闻加上道听途说编成故事来吸引观众。这些新闻节目使得新闻、实录类节目和娱乐性节目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电视的视听双通道极富感染力的优势,多样化的电视符号和表现理念的更新,为电视新闻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原生态的生活,表现出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可行性。目前比较常用的有现场同期声、真实电影、特技和真实再现等。它们突破了电视表现力的局限,克服了它很难表现过去时态和抽象内容的缺点,将视觉感染力发挥到极致,为观众省去了把抽象语言转化成具体形象的过程。但是,传媒技术的过度使用却使广大受众迷失在新闻的“本真真实”与“再现线主持风格的平民化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选择上,主持人大多以大众的需要为基础,以平民的视角去选择节目内容,用一种普通平民的视角去聊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尽可能用朴实化的语言去报道平新闻。比如: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就是使用平民化的视角关注老百姓自己的事情,这种表现方式不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也获得专业新闻工作者的采纳。

  《华尔街日报》发行人彼得凯恩指出:那些过于注重娱乐性的新闻几乎注定会导致歪曲事实和产生误导。那些冒充新闻的娱乐产品更为阴毒,因为它们玷污了真正的新闻。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新闻真实性是生命,也是不可突破的防线,新闻和娱乐的融合虽给观众带来了很多乐趣,也对创新新闻报道理念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我们在享受娱乐化带来的快乐时,也应认识到它的弊病。新闻再现的故事化叙述模式,模糊了“事实性真实”的界限,通过技术的多样化使“再现真实”与新闻“本真真实”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电视新闻工作者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软新闻或是将硬新闻软化。有些电视节目为了追求高收视率,不问新闻的真实性,只求震撼力,或者只是为了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挖掘别人的隐私,这都违背了新闻的本质与价值。不管“娱乐致死”的预言会不会成为现实,电视新闻媒介都应该控制媒介的娱乐化倾向,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如果超出了,就会走向反面。只要在合理的度的范围之内,电视新闻节目对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转换、传输、处理、存储、检索、提取和推广的功能,不但使文化遗传得以延续,而且还可以使文化得以增值。

  面对电视新闻娱乐化浪潮,在电视新闻媒介受利益驱动,行业自律还未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应该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加大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防范和抑制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确保电视新闻工作者从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出发,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电视新闻娱乐化与新闻真实性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度。

  对于电视新闻日益被娱乐化,电视新闻从业者要提高自己素质,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守媒体道德底线,不仅要“他律”而且要“自律”,双管齐下把新闻娱乐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保持新闻的真实性。

  在电视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电视新闻故事化也正在变得日趋繁荣,这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观看电视新闻,然而,如果不能真正把握好电视新闻故事化的“度”,那么,人民群众对于电视新闻的认识程度就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基于此,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必须探索出解决电视新闻故事化存在的问题的策略,从而真正符合受众的需求。

  电视新闻故事化就是通过故事化的手法来播出电视新闻,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报道失真的问题屡屡出现。或许是由于电视新闻事实本身的故事化因素不够,再加上记者采访时也不够深入,这就会导致实现电视新闻故事化的相关素材不充分,就会在电视新闻故事化报道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一些“合理的想象”,这就就导致了报道失真的问题的产生。甚至部分电视节目一味的追求更高的收视率,在电视新闻故事化报道的过程中夸大其辞,部分记者从来不到基层去采访却仅仅靠个人的大胆想象来进行报道,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报道失真问题,并且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为在电视新闻故事化报道的过程中,其主题是故事,从而就会将讲故事摆在首要的位置,这就进一步促使新闻记者编辑在选材的过程中会选择那些比较容易吸引人的、刺激性的故事性题材,并且,这些刺激性强的部分又会在报道的过程中进一步通过细致的润色之后取得放大效应,最终吸引更多的观众的眼球。电视新闻故事化报道中的这一现象就会有意无意地在“故事”讲述过程中产生出许多的粗俗语言或低俗画面。

  新鲜性是电视新闻最大的特点,电视新闻工作人员一定要适时地报道那些最新时间出现的一些新鲜的事件,同时,也应该通过崭新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让观众能够通过电视新闻报道而得到一些启发。然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部分新闻媒体为了保证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在事件第一时间产生的时候,并未立即进行报道,而是在事件结束之后才着手报道。这就会导致电视新闻是失去了时效性,误失了最佳的报道时机,从而不具备较强的新鲜性,其价值也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

  真实是电视新闻的生命,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必须坚持电视新闻故事化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因此,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向观众报道实际的生活中出现的具有电视新闻价值的事情的真相。在电视新闻故事化报道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区别于文学作品中的“故事”,而必须做到真实客观,应该通过讲故事的途径来使真实事件在观众面前得到再现。只有坚持了真实性,才能够充分体现出电视新闻的线对于电视新闻故事化叙事方式进行艺术化的运用,避免庸俗化和低俗化的问题

  在电视新闻故事化报道的实际过程当中,电视新闻工作人员为了能够吸引观众、感染观众,就应该对于电视新闻故事化叙事方式进行艺术化的运用,充分挖掘出那些隐含在电视新闻信息中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的地方,并且进行适当的表现。与此同时,对于电视新闻故事化中的故事情节,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从而一方面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另一方面,又能够避免庸俗化和低俗化的问题,提升电视新闻的品位。毋庸置疑,对于电视新闻故事化叙事方式进行艺术化的运用,要求电视新闻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真正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电视新闻的品位。

  作为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新鲜性的重要性,必须在第一时间发现电视新闻,并且要在发现电视新闻之后必须及时进行报道。一旦出现有重大价值的电视新闻一时又很难见到成果或是暂时不能播出的电视新闻,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应该通过分期报道的形式来进行报道,从而能够让观众第一时间知道最新消息并且留给观众一定的悬念,这样也有利于吸引观众始终继续关注后续的电视新闻报道,有利于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综上所述,在电视新闻节目故事化日益盛行的新形势下,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把握好电视新闻节目故事化的度,坚持电视新闻故事化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对于电视新闻故事化叙事方式进行艺术化的运用,增强电视新闻的新鲜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电视新闻节目故事化的报道能够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1] 尹瑛,张垒,孙卫东.新闻故事化之忧——当故事化成为新的新闻报道模式. 声屏世界,2007(6).

  [2] 张兰.从《传奇故事》的成功看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09(1).

  [3] 侯利强,施露.评电视新闻节目“彻底故事化”——以四川卫视新闻故事化栏目“新闻连连看”为例.今传媒,2006(9).

  影视对摄录对象进行直接精确地光、声、时、空同步纪录,一方面这种纪录本身必须建立在被摄体存在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影像具体地传达了物理现实的准确信息,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就象生活中感知的那样,容易使观众产生“眼见为实”的感觉。因此。这种纪录本性使电影很早就有着主体自觉,并把被摄对象是不是客观真实,拍摄主体的介入与否作为纪实影片和故事影片的分水岭。以巴赞和克拉考尔为代表的电影纪实理论家提出的电影“照相本性论”至今仍然是纪实影片的美学基础。该理论认为:电影“是照相的延伸”,而照相跟未经改动的现实有着明显的近亲性,因此,电影不能像其他艺术那样。“在物像及其复制品之间有一个人存在”,而应该是“物质现实的复原”。也就是说拍摄主体对于拍摄对象只有选择的权力而没有编造建构和干涉的权力,保持其客观性,真实地纪录生活现实,对于纪实影片来说,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这对于一脉相承的电视新闻来说也是毫无疑义的。

  传统新闻理论规定真实性的常见表述是:新闻所报道的事实确有其人其事,不是虚构臆造的,即新闻源于“客观世界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客观事实。它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不难看出这一表述在报道对象的真实性层面只界定了哲学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而虚置了主体。但在实践中,肩负着事实选择责任的媒体却是实际的执行主体,这就无形中将媒体这个实际主体等同于“人们”这一宽泛主体。此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是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使客观达到主观的目的要求的。是“人们”改造着客观世界。于是。在主体认同错位的情况下,对于新闻媒体能不能干涉事实也就只有模棱两可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有了双重属性,成了市场中的利益主体,传统新闻理论的模糊地带造成了新闻职业伦理的空白点,给媒体以大众之名“打造事实、干涉事实”,行谋私利之实开了方便之门。近年来我国盛行的由传媒公开策划、编造、导演,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媒介行为钻的就是这个空子。新闻传播学者将这种“新闻”事件称为“传媒假事件”,意即传媒报道的事实虽然存在,但这种存在却是由传媒自己建构的,是一种暧昧的真实,并不是新闻真实性真正意义上的对象真实。

  “传媒假事件”的泛滥始作俑者是都市类报纸,而电视新闻则成了最强有力的后继者。因为我国的电视新闻和纪录片不是在纪实理论而是在报刊新闻理论和“形象化的政论”观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长期忽视媒介纪录本性。此外电视生动的画面天生有利于展示行动,其家用媒体和类似人际传播的特点有利于培养观众的亲近感,本来就是“假事件”十分衷情的媒介。对于电视新闻来说,“传媒假事件”不仅能够低成本批量生产独家新闻,并且与事件的发生同步记录现场画面也成为举手之劳,而在现实的偶发事件采访中这往往难以做到,于是电视新闻自愿地出卖了自己的媒介纪录本性,成为“传媒假事件”的多发地带。刻意制造报道热点已经成为一种招徕观众的手段。混淆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违背电视记录本性,由电视台发起或中途介入导演摆布事件的手段却并不让人陌生,甚至已经渗透到了主流媒体的品牌新闻节目中。例如湖南卫视《晚间新闻》包装推出藏族流浪歌手;中央电视台组织并追踪报道《我的长征》;《南京零距离》定期组织进社区活动并报道等等。这些报道都是由电视台建构某种事实进行报道,而不像新闻策划只是选择安排采访报道的方式、方法,以更好地表现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

  无论是遵循新闻职业规范还是维护电视记录本性的尊严都应该对“传媒假事件”现象进行批判。因其拍摄的对象不再是“未经改动的物质现实”,纪录的意义值得怀疑;此外传媒大肆报道自己建构的事实,会遮蔽人们了解真实世界的视野,损害新闻的整体真实,最终使新闻媒介的功能与可信度受到严重的伤害。

  第二、内容真实,指新闻报道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等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对于电视新闻来说,除了声音、文字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外,还要求画面真实精确,并与声音、文字提供的信息相符,即摄影机与声音文字所指称的对象是一种共时空的存在。因此,在所有内容要素的真实中,时空真实是最具有电视特色的新闻真实性要求。

  电视新闻报道除了现场直播和记者在场的突发新闻外,大量的新闻都是事过境迁的“过去时”报道,包括时空要素在内的新闻真实性要求其只能用采访播音等声音语言追述,而画面只能借助图表、照片、实物、空镜头等,绝不能进行事件的重演补拍。但近年来,我国的电视新闻中“情景再现”却成了“时髦”的手段。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到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凤凰大视野”、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等一些有影响的新闻节目都出现了“情景再现”的影子。

  “情景再现”或称“真实再现”其实就是请当事人或其他人重演事件进行补拍,十年前在电视新闻理论的探讨中已经对“补拍”进行过批判,这两年“重出江湖”且愈演愈烈,明显是受到了电视纪录片再现手法风行的影响。对于纪录片能否重演拍摄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历来争论不休。我国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真实再现”是对电视语言的丰富和补充,可以使纪录片更好看,并且没有突破纪录片最后的防线——非虚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观点颇受推崇。这是不是意味着电视新闻也能够如此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电视新闻和纪录片虽同属纪实类影片,但两者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新闻影片刚出现时就开始分野,新闻影片朝着以最快的速度报告最新鲜和值得关注的事实方向不懈努力,其意在“事实”,并讲求时效,力求简洁;而纪录片意在人文历史价值,不追求时效和简练,更注重情节。两者的目的、功能各不相同。新闻肩负着“社会雷达”的功能,因此,在电视新闻中,任何一条消息的传播,都是处在具体的时间与空间定位之中,必须遵守“新闻中每一个具体事实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定。为满足观众“眼见为实”的心理要求,承担了证实功能的新闻画面自然也来不得半点虚假,而“再现”的“非虚构”并不等同于“真实”。因为“真实永远不会是一般人理解的那个排除了人的主观主义倾向的真实。世界上任何事物,包括艺术家们推崇的真实,一旦离开了人的主体性。就失去了意义。”。根据当事人复述或其他报道来组织重演再现的画面真实性有多少令人怀疑。

  从哲学上来说,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三者不可分割,都是客观实在的。如果试图将人物行为、事件发展从本来的时间或空间中分离出来,那么“此在”也就不成其为“此在”了,因此,任何新闻事件都是不可再生和还原的信息资源,“情景再现”是一种历史和现实在时空上的错位。摄像机纪录的只是人们重演历史事件的过程,而不是事件本身。担任演员的人不管是不是当事人,都已经脱离了当下的时空,而进入了假定的历史的时空中,摄影机和被摄体在时空上不同步却正是故事片的摄制立场。正因为如此1994年播出的《9·18大案侦破纪实》虽然把事件原汁原味搬上屏幕,拍摄手法采取新闻采访式的追踪拍摄,连演员也是真实人物自己演自己,但决不宣称自己是“新闻专题片”而称“电视连续剧”。前些年兴起的完全用再现手段重演真实事件的电视节目也正式放弃了“故事化新闻节目”“新闻演绎”的称谓,而成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电视栏目剧,这种确认正是对其时空假定性的一种承认,也还了电视新闻一个清白。纪录片在这方面已经遭遇了尴尬,现在就连主张纪录片可以再现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有的纪录片为迎合受众,品味受到质疑。它把再现的趣味功能强化了,却忽略了再现的还原功能”。

  正因为“再现”挑战了新闻的真实性,美国三大电视网早在1989年就对各自晚间黄金时段的名牌新闻节目不用这种手段专门承诺,其中NBC新闻部还宣布所有节目均不采用“重演”方式。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规范》和《广播电视新闻主任协会工作守则》也都对此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看来,我们不仅要批判在电视新闻中跟风滥用“再现”手段,而且还亟待对这一手段在电视纪实类节目中的使用进行规范,划清使用和不使用这种手段的节目界限,使电视新闻工作者有明确的行为准则,观众有清晰的节目期待,从而更好地维护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第三、叙事真实。新闻是“重构事件真相”,片断的选择与组织是重构的基本方式,新闻的内容和意义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产生。叙事真实指的是报道中所选片段的轻重缓急的权重性、建构报道的逻辑性应该和客观事实相符,即这种重构应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从事物的联系中去把握,而不是在重构中歪曲了事实。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新闻虽然是经过报道者涵化的建构,但仍然是建立在主观达之客观的基础之上,是能够达到叙事真实的,认为新闻只是“符号真实”而随意建构、扭曲事实,其理论源头实质是不可知论。事实上,叙事和真实性之间本身有着连续性和形式上的共通性。“叙事不只是一种可能成功描述事件的方式;它的结构内在于事件本身之中。一种叙事性记述远非它所牵涉的事件的形式变形,而是它们的基本特征中某一种的拓展。”。反映客观现实的新闻更应当循着事实的现实逻辑组织叙事,不可无视现实逻辑,更不可背离它。

  其次,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强调叙事真实具有特别的意义。文字传播中,新闻虽然经过了记者编辑的涵化,但在读者而言,仍需经过读解在想象中“重构”,具有更多的理性成分。而电视借助声像符号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同步记录报道,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眼见为实”的思维逻辑,往往使观众将“新闻”等同于“事实”,更趋向于感官直觉,往往导致叙事失实不被觉察。但是,和其他新闻叙事一样,电视新闻叙事也是一种压缩性操作,并且由于多种符号传播,重构的过程更复杂,在片段的真实和人工的组合中确实存在叙事失实的可能。新闻叙事框架理论认为,新闻报道本身有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受众喜好或某一利益集团的潜意识,这种迎合可能导致媒体选择事实主观,捕风捉影、牵强拼凑,扭曲事实的真相。在我国长期存在为了迎合官方宣传而浓缩抽取事实、歪曲因果等现象,而随着市场化的步伐,为了迎合广告商或赞助部门,或者为了收视率迎合观众,煽情化、娱乐化新闻的叙事失实正表现得日益突出,最常见的就是拍摄和编辑时利用特写等镜头语言夸大煽情性的片段。用剪辑手段改变事实逻辑等。

  在现实中事实的片段有的是主要事实片段,有的是次要甚或装饰性片段。主要事实片段事关全局,决定新闻价值的大小,没有它构不成新闻事件的真实报道,次要或装饰性事实片段则补充丰满了报道,使新闻有趣生动。如果改变这种主次结构新闻就可能扭曲失真。但装饰性事实片段在审美价值上往往会超过主要事实片段,在感官消费时代,电视为了迎合观众,有时难以抵挡夸大装饰性细节乃至掩盖主体事实的诱惑,结果导致过于追求画面煽情,强调情节和冲突,而逃避事物复杂的一面。忽略或低调处理缺乏视觉吸引力的要素,电视新闻在追求视觉刺激中成了一面“哈哈镜”。例如报道一起汽车和满载残障儿童的校车相撞的事件,事情并不严重,没有人受伤,但在救护车灯的闪烁和刺耳的警笛声中,受到惊吓睁大双眼的孩子的特写反复出现,并被安排在开头,而没有人受伤的信息放在最后一句带过,结果出色的视觉冲击让编辑把这条新闻放在了几乎是头条的位置。

  在编辑过程中,电视新闻同样可能歪曲事实,主观臆断地解读新闻事件,便得新闻事件本身的内征逻辑力量遭异化,例如重排事实片段导致因果颠倒,对同期声断章取义,偷换记者问话画面和内容等等。这一切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都是致命的。湖南某市就曾经发生过“腰斩”政协委员讲话的事件,巧妙的“腰斩”和组合,使反对提高水价的讲话变成了赞成提价。然种种叙事失实对于观众来说难以即时发现,但长此以往,丧失了自身风骨和品格的电视新闻只会让受众形成逆反心理,最终失去市场。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无论在报道对象的选择、内容和叙事的符合客观实际方面都能够厘定明确的规范,然而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在这三个层次的真实性方面在日常的新闻报道行为中并没有进行认真界定,导致“似是而非”的新闻随处可见,而电视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却对此缺乏反思。这一方面提醒我们要警惕市场逻辑对新闻专业理念侵蚀,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电视新闻理论建设、职业伦理规范和相关制度的健全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要:真实是新闻的基础,是新闻的灵魂。电视新闻应该如何表现真实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职责,本文从电视内容的真实、电视新闻图像的真实和电视新闻音响的真实等三个方面对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表现进行了探讨。

  如果要体现电视新闻真实原则,首要的就是内容的真实。新闻内容的真实,是第一位的真实。新闻的真实性具体要求做到:报道中的新闻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必须真实准确;新闻背景的介绍,包括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必须真实;情节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思想变化的介绍必须真实,不能渲染夸张,不能以想象代替事实;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不仅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尤其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做到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统一,杜绝片面化和绝对化的报道;新闻解释要合乎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

  在中外新闻史上,新闻失实现象不乏其例。近年来,随着各地新兴报道杂志的纷纷创刊,传统媒体的争相扩版,乃至“第四媒体”网络新闻传播容量上的巨大扩充,使稿件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各类虚假新闻的出笼也有了可乘之机。人民日报所办的网站《人民网》和上海的《新闻记者》杂志等,每年都要在年初评出上一年的“十大假新闻”,搜集了全国各媒体出现的虚假新闻。仔细分析,这些失实的新闻主要有三种类型:非故意失实,主要属于业务性,由于编辑、记者、通讯员等工作作风不踏实,造成失实;编造性失实,基本是通篇捏造,纯属子属乌有;片面性失实,新闻报道的事实并不是假的,但是只报道了客观事实的一面,而隐去了另一面。虽然从这些年涌现的假新闻中来看,90%集中于平面媒体(报纸、杂志),很少有电视新闻,但这并不能证明,电视屏幕上没有出现过假新闻,我们更不能掉以轻心,放弃或松懈对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的坚守。

  如何防止假新闻的出现?从新闻史上大部分情况及当前的电视新闻的实践来看,搞好新闻及防止假新闻的主要保证还是品格端正、具有良知、新闻素质高的新闻工作队伍。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及其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乃是杜绝假新闻的关键。在全球媒体的道德准则中一般都会有这样的规定:真诚、真实、准确、客观;并认为对读者、观众笃诚守信是一切名符其实的新闻工作的基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和新闻从业者追求的最终目标;新闻工作者必须公平待人;新闻工作者必须对公众利益负责,必须尊重礼仪,具有高雅情趣等。这些原则有些是从新闻理论派生出来的,有些是随着新闻工具的不断发展变化而进化的,而有些则来自整个社会的一般道德观念。但这只是条文,要印到从业者的脑海中还需要对其进行新闻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这同时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之一。在我们社会已有的新闻规则和新闻道德准则中,对假新闻及有悖于新闻准则的行为都已有明确的规定,可以说我们对付假新闻的规定不是不多,而是不够深入人心。新闻从业者中除了一部分人是对新闻准则缺少了解之外,大部份人是因为缺少职业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可使新闻工作者不致被社会压力和个人私利弄得东倒西歪,站不稳脚跟,也可使他们免受功利主义的影响,而且只有这样才会使自由不致变成放肆,才会使事情做得合情合理。所以说我们要对新闻从业人士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的时候,就意味着不仅是对其进行业务素质的教育、业务技能的培养,还要对其进行新闻职业道德的教育,并最终在专业主义的潜移默化中使其自觉的把新闻道德准则付诸实践。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新闻立法的问题可能还要等各方面的条件更加成熟的时候才可以考虑了。事实上,如果新闻工作一旦丧失道德价值,新闻一旦变成不真实的信息,它即刻便变成一种对社会无用的东西,就会失去任何存在的理由。但新闻评论体系的建立、各种新闻批评自由的出现、读者意见调查制度的建立,以及新闻道德核心原则(即以充分而真实的新闻报道来为大众服务)的魅力加上更具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教育,都使得我们有信心看到一切都会好起来,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新闻工作今后会继续得到改进,人们依然可以依靠新闻报道来获得关于不断变化的周围世界的真实情况。

  二、电视新闻图像的真实性 二是技术的发展,使电视画面的可信度减弱。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每个记者当然包括电视记者必须遵循的原则。但在一些利益的驱使下,如金钱的承诺、评奖的诱惑……一些电视记者也借助日益发达的电视技术,炮制假图像、假新闻。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被证实为虚假新闻,令人震惊,令人愤怒。6月初,北京电视台临时记者訾北佳在《透明度》栏目组选题会上提出,曾接到过群众电话反映“包子有掺碎纸”的问题,引起栏目制片人的兴趣,遂被确

  定为报道专题。此后訾北佳先后在北京四环路一带进行调查。十几天里,他每天早晨都买包子吃,从西四环到东四环,走访了许多卖包子的场所,每到一处,就购买一元钱的包子,但始终没有发现包子的质量问题。由于选题已上报,压力很大,加之刚到北京电视台,既想出名,又想挣钱,而他本人调查的结果令其十分失望。期间,栏目主编以时限为由,催促其抓紧拍摄专题节目。于是,他化名“胡月”,找到朝阳区太阳宫乡十字口村13号院,并以为民工购买早点的名义,要求来自陕西省华阴市的卫全峰、赵晓彦、赵江波、杨春玲等人为其制作包子。6月底的一天,訾北佳携带秘密拍摄设备,邀请其朋友、无业人员张沄江假扮工地老板,在朝阳区康家沟市场购买了肉馅、面粉等物后前往13号院,要求卫全峰等四人做包子。拍摄过程中,訾北佳要求卫全峰等人将其捡来的纸箱经水浸泡剁碎掺入肉馅中,制成包子喂狗。因效果不佳,便随机找到一名农民工,授意其编造了有关“肉和纸比例关系”的谎话,并编造使用火碱的台词,以增加视觉、听觉效果。

  电视技术的发达,电视表现手法的日益丰富,只能用于创作更好的电视节目,而不能违反真实性原则,用于造假制假,模糊真实与想象的界限,破坏电视新闻画面的真实性。电视新闻之“真”不容利用高科技技术所作的任何造假的站污。

  电视新闻的本质属性是它的视听兼容性,但它决不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简单相加,而是视听符号同时起作用的表意系统。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电视新闻不仅要做到内容真实可靠,而且还应该充分调动声音、画面等各种传播符号,生动活泼、形象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同志曾说:“新闻要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不能只强调政治立场,还应强调思想性、艺术性和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表现出电视新闻的美呢?

  那么什么是美呢?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指出,“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由此可见,美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是人类的理性力量在生活实践中的一种具体体现。而电视之所以吸引观众,主要就是因为它摄录和展现了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真与美。另外,就电视本身的特性而言,它视听兼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感染力强,具有让人一看即知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直观地观看电视画面而接受新闻现场的信息,而不需要再做像阅读文字那样的间接、抽象思考。

  真实是美的基础,美是真的形象表现,两者不可分割。真实也是新闻报道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是一切新闻传媒普遍提倡的一项基本原则。电视新闻画面的现场直观性决定了它能真实地纪录现场中的形象,体现一种客观真实美。美学家李泽厚指出:“美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现象”。 而我们一提到电视,就能想象一群肩扛摄像机、深入现场捕捉第一手资料的电视记者。这是因为,电视必须要用画面展示,越是纪实的、真实的画面,越具美感和新闻价值,才能打动观众。那么,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深入新闻现场进行细致地调查、采访,透过现场看本质,对现实世界的美进行筛选、提炼,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弘扬时代的主旋律,而不应该任意的虚假臆造、移花接木。例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并且引发海啸,当世界各大电视台配以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画面信息时,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让全世界震撼。

  画面是电视新闻的基本信息符号。运用画面语言来传达信息、表达想法是电视新闻的基本手段。从物理层面来说,电视新闻画面是电视摄录系统对事物光影状态及其变化的连续再现,它是对所拍摄对象具体可感性的真实再现,具有时空一体、声像一体、限定性显示空间、感性的符号形式、孤立影像不确定性等特点。电视画面立体、动态、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善、美。因此,只有富于美感的电视画面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引起观众的共鸣。而承载电视新闻画面的物质基础是高科技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对于新闻现场的记录有着真实的再现功能,观众可以通过电视画面直观感受到新闻现场的信息。

  那么,电视新闻所具有的这些特性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要选择适合的镜头语言。要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对画面构图、色彩、光线、拍摄角度、景别等多种要素进行综合考虑。之后,再按照美学规律,合理运用长镜头、空镜头、运动镜头、特写镜头、蒙太奇等电视拍摄、剪辑技巧,以及细节描写等,丰富观众的眼球,开拓他们的视野,让大家在接受记者所传达的信息时,享受一段美的视听画面。

  另外,电视新闻的主题是它的灵魂。要表现和深化主题,记者必须时刻注意采访对象的活动,通过特写、跟踪拍摄等手法,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和事物的状态。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抢拍、抓拍新闻现场中人物的真实情感。突出情感画面,对深化主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而言之,一则好的电视新闻,是融故事情节、结构手法、画面构图、细节表现等等为一体的美的视听享受。

  所谓意境,就是通过镜头语言,将电视屏幕所展现的客观世界与创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有机地融会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具体解释起来,电视新闻的意境包括记者对报道对象的主观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就是将自身的情感融入所报道的事物中,通过展示具体的事物或情景,进而展现这种画意背后的深远内涵,以达到深化主题、感染读者的目的。那么,怎么把新闻与意境合二为一呢?

  首先表现在感情上。电视新闻要用真实感人的画面反映事物的本质,要有动情之处,要创造一种意境,给观众留下想像的空间,调动人的情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恩格斯曾说:“倾向,应当不是要特别地说出,而要让它自己从场面和情节中流露出来。”记者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只有抓住客体本质与主体情感的内在联系,把自己所要营造的美的理念注入到新闻中,这样的新闻才具有审美意义。美学界认为,美感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形象的直接性和可感性,离开了具体形象,美感就不存在了。电视记者想要获得真实情况,只有深入地调查、采访,也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深刻的切身感受,才能从产生意境美的物质基础中挖掘出美的本质,用意蕴丰富、情感饱满、耐人寻味的作品展示出创造意境美的客观世界,向观众展示某种思想。

  同时,要巧妙运用电视语言,用留白和新闻的不确定性,将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有机地融入到作品中,让受众在接受过程中参与到新闻事件中去,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创造出一种现实中不存在的图像,进而开拓出更加意味深远的意境美,体味人生的真谛。一般情况下,人是新闻事件活动的主体。在电视新闻中,有人物的画面往往占有很大的份额,新闻通过一连串有人物画面的组接来交待整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然而,就是在这种以人物活动为主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常常需要用一些没有人物活动的空镜头。这是因为写物空镜头具有象征特征,可以深化新闻主题,增加电视新闻的情感效应。

  电视舆论监督的“视”优势。使其舆论监督报道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和独有的现场感。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电视舆论监督报道更要强调用事实说话,真实地反映事实的真相。电视是按顺序线形传播的。其画面表现为在时间上的展开,满足受众了解事实真相的心理需要。对于电视新闻而言,用纪实性手法来显示真实性是常见的也是很有效的,因为它是用现形形象反映客观存在的生活事实,用真人真事来构筑生活的真实图景。同时,摄像机镜头记录的画面经过线性编辑删繁就简,凸显了新闻的主要事实,画面的展现又成为批评报道的证据,使被批评者哑口无言,电视新闻报道甚至可以作为庭供证据。央视新闻舆论监督品牌栏目“焦点访谈”的定位语就是:“用事实说话”。这种贯穿于对事实的求证过程,最大限度地接近了事实真相。

  独有的现场感。现场感源于电视图像传播的可视性。一般说来,新闻的第一现场,更能吸引观众。对于电视舆论监督而言,现场感为新闻报道增添了说服力。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内容,都是记者在现场采访发回的报道。现场画面比语言描述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

  “听”,给人的感觉是现场的动态感。电视新闻语言中的人声语言是对书面文字所略去内容的全面恢复,造就了电视传播的逼真性。其中,电视记者的现场报道就是营造现场信息环境的重要手段。电视记者的出镜评说,类似影视剧中的“旁白”,这种具体而“现实”的声音体现了新闻传媒的受众意识和交流感,同期声更可以作为证据来表现。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题为《巨额粮款化为水》的节目,开头就有一段现场“旁白”:观众朋友,这里是某某乡某某村,8天前记者在这里采访时,这里的村民还没有收到一分钱的粮款,今天我们在县里得知,粮款已经发下来了。在这个节目中,记者的这段“旁白”,旨在引起关注这一事件发展结果的受众,收看当天的报道和评论,分享村民们拿到这笔早就该拿到手的买粮款时的喜悦。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声画合一”优势,体现出电视媒介传播符号的多样性。引发媒体与受众思辨性评论和感官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阅读文字能记住10%,收听声音能记住20%,收看画面能记住30%,边听边看能记住50%。而电视传播的最大优势便是多元符号传播,声画合一、边听边看。电视同时兼容了画面、声音、文字等传播符号,能再现事实、表情达意、概括抽象。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题为《开发公司开发啥》的节目,在某银行惠州分行办公大楼前做了个现场报道,借助强烈反诘语气的话语表达了对巨额外汇轻易流失的痛心和责难。通过记者身后石雕雄狮的背景画面讽喻了有关部门敷衍塞责的失职行为。当镜头从现场记者移到石狮全景并逐渐推出雄狮的特写之时,观众与记者之间情感上的认同、思想上的共鸣油然而生。而当镜头切换到广东某港海关的石狮时,同样的画面,一样的失职,则进一步强化了节目的监督力度。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报道的声画传播,在理性思辨上有其独到之处。电视充分利用了“用现场说话”、“用画面说话”的特质。用生动形象的画面为受众提供了思辨的素材,电视新闻声音的张力作用则拓宽了受众思辨的空间。同时,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对意见信息的重视,促使表达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电视主持人个性化语言,以及采访对象鲜活的平民化语言,令人耳目一新。主持人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随机应变。随时对新闻进行深入地分析、解释和评论,加深了受众对新闻的理解。

  电视媒介的舆论监督多是快速、真实、多角度的现场报道,能够成功搭建媒介与受众沟通的桥梁,使电视媒介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既有针对社会热点发表的倾向性意见,也有反映舆论形成过程中公众的独立思考和理智的成分甚至不同的声音。这样的监督更线,感官注意力高度集中性。

  电视媒介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其画面和声音的双管道传播,使得传播内容更容易被大家接收,富有“亲和力”,受众的感官注意力高度集中。电视报道由于重在阐释“为什么”和“怎么样”。具有很多的潜在信息,受众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和理解,最大限度地把声画形象的潜能挖掘出来,由此而形成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电视使人们的感官得到延伸。电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社会注意力资源,在进行舆论监督时,经传播后很快就会形成社会舆论,有利于推动问题的解决。

  中国的改革进程需要舆论监督,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应当在今后发挥更大的作为。如何利用电视的媒介优势更好地进行舆论监督,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充分利用电视媒介视听互补的优势,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形成特色。电视新闻要遵守“挑、抢、等”的拍摄原则,采用“推、拉、摇、移、跟”的拍摄手法,讲求“稳、准、匀、清”:提高电视新闻评论的画面素材的丰富程度。在声音的选择和运用上要随着画面的拍摄而进行,以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的现场感、真实感和信息量。制作节目时,遵循共同的蒙太奇原理。用连续的画面和声音来“遣词造句”、表情达意。通过对画面和声音的剪辑,达到视听的完美结合。需要强调的是,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电视舆论监督报道的后期制作,切勿因过分使用蒙太奇技巧而损害画面和声音的线,充分发挥电视直播优势。

  电视直播把现场情景的图像、声音及记录、报道、采访等即时传播给观众,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事件在第一时间相对完整而真实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或重构事件。近年来,经常可以见到利用电视直播进行新闻舆论监督,并通过新闻连线,加强节目的策划意识。

  舆论监督报道策划是新闻策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科学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环节。选题是电视策划的灵魂。选题对于电视报道进行舆论监督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报道能达到多深的思想维度,能给观众以多大的思维空间,从而具有多强的舆论监督力度,这与选题的新闻价值、开合程度和回合感等密切相关,一个容易开掘的选题是节目成功的前提条件。策划不仅可以保证舆论监督内容的典型性和针对性,还能对舆论监督进行必要和有效的控制,充分发挥节目的舆论监督作用。

  新媒体凭借着自身的优势高速发展,具有娱乐性、时效性和海量性等诸多特征,在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中,新媒体在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传统形式的电视新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当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新闻策划摒弃了传统电视新闻的优势,没有将两种新闻形式相融合,影响了当前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也对电视新闻策划的长期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当前大部分的电视新闻均是同样的形式,存在着内容和形式单一,同时新闻受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等问题。基于此,在开展电视新闻策划过程中,通常会通过新闻播报的形式呈现新闻,新闻内容大多是当前我国热点时事,民生事件等,但是新闻受众的主体较为单一,均是年纪较大、工作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这对于我国电视新闻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作为电视新闻的策划工作者,应始终保持尊重新闻真实性、客观性,通过客观、自然的方式将新闻事件呈现出来,进而使新闻受众能够系统化的了解整个事件。同时电视新闻策划者应具有政治意识,在电视新闻策划过程中始终保持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于新闻的内容不编造、不夸大,始终尊重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伴随时代快速的发展和变化,电视新闻策划也应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发展需求,了解最先进的时代信息,保证电视新闻策划的时效性,不断丰富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使新闻受众能够针对自己的兴趣,及时的获取相关新闻内容。此外,电视新闻策划过程中,应立足于新闻受众角度展开思考,真正用事实新闻向观众传播事件内容,不断增添新闻受众对新媒体电视新闻的信任度和关注度。

  电视新闻策划过程中需要策划工作者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否则会导致电视新闻内容的新意匮乏,无法充分吸引新闻受众的注意力,影响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因此,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策划工作者,想要更好的为电视新闻赋予新意,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必一味墨守成规,而是要用于突破和创新,将自己新奇的想法解放出来,为电视新闻注入鲜活生命力,充分在电视新闻策划中融入创新思维。同时,电视新闻策划想要把我整体效果,不仅需要新闻策划工作者尊重新闻事实,同时也要对新闻事件展开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在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事实经过后,对新闻策划工作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而呈现出优质的电视新闻效果,充分激发新闻受众的兴趣,更好的完成新闻策划的目标。电视新闻创作应根据受众的需求,加强策划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也可定期展开培训工作,使其了解最新的新闻资讯和新闻策划形式,进而更好的开展电视新闻策划工作。此外,应加强创新型新闻策划人才引进工作,为电视新闻策划工作队伍注入新活力,带动整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为电视新闻策划提供新思路和不竭的创作源泉。新闻策划工作者也应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电视新闻策划的高度。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策划工作应充分借助新媒体优势,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思维模式,不断强化新闻策划的改革与创新,拓宽新闻受众的范围,开拓出电视新闻策划的新路径。同时为了能够使电视新闻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中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应将其打造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电视新闻形式。发挥新媒体优势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第一,构建与电视新闻相关的网络平台,如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使新闻内容的推送渠道不断拓宽。第二,针对新闻受众不同的新闻需求和兴趣爱好,不断改革和优化电视新闻的内容和形式。第三,为电视新闻内容增添趣味性,在保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选取适合年轻新闻受众的内容,更好的融入新媒体的环境中发展。

  民生新闻能够反映有关民生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以人民为根本,传达人民的诉求,表达真实的人民生活,由于贴近人民的生活,所以民生新闻广受欢迎,当今的电视媒体生态环境十分复杂,各种内容、思想、形式参差不齐的电视节目充斥在电视中,在这种情况下,民生新闻对电视媒介生态的影响至关重要。

  纵观当前民生新闻的内容与形式,民生新闻有着以下三个发展趋势:1)在其内容和形式上倾向于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例如:日常的交通新闻,城市用水新闻,邻里关系新闻,家庭琐事新闻等等;2)倾向于一些人们生活中新奇性较强的新闻,例如:强拆钉子户新闻等;3)倾向于能够造成社会轰动效应的新闻,例如:见义勇为新闻,留守儿童新闻,抗灾救灾新闻等等。综上三种趋势,我们可以发现民生新闻以人民为本的核心没有变。所以,民生新闻虽然在内容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民生新闻对电视媒体生态影响的方面[1]。

  民生新闻的接近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地域性接近:民生新闻在地域上的接近性能够增强新闻本身的亲和力,能够拉近新闻与观众的距离,这是人之常情,比如人们在看到和自己小区或者自己村子的新闻时都会比较好奇,近年来各省级电视台或者地方电视台都新设了在本省或者地方的电视节目,例如: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栏目就是主要报道长春市内的民生新闻,这种在地域上有着接近性的民生新闻能够增加观众的亲切感,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2)心理接近:民生新闻主要讲的就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能够让观众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民生新闻所讲述的百姓生活状态、酸甜苦辣就是人们内心的想法,这在心理上就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在内心和观众产生了共鸣。

  当前,许多民生类新闻栏目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性,例如在线接访、发送短信等形式,这种互动性的增强能够让观众主动参与到节目中来,提高了其观看节目的积极性;同时民生新闻的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也会用平民化的口吻,以唠家常的方式将民生新闻展现给观众,这种方式也增强了民生新闻的互动性。以往的新闻播出都是“电视播,观众看”的形式,观众在看新闻的时候形成了一种被动灌输的思维,民生新闻能够增强与观众的互动,能够让观众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了新闻信息的双向流动,这对提高观众参与节目、观看节目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民生新闻能够反映百姓生活中的困难,并且通过电视媒体扩大影响效应,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了新闻的服务性[2],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还存在着城市基础建设不合理、收入较低、教育缺失、社会保障不完善等社会问题,这都是广大人民在生活中实实在在面临的问题,民生新闻能够通过新闻效应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并且实时监督相关部门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实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目标,这种服务性为民生新闻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民生新闻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真正存在于广大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所以民生新闻具有真实性,人们在观看新闻的时候,通常会鉴别新闻的真假,炒作的假新闻屡见不鲜,这些缺乏真实性的新闻会降低人们的观看兴趣,而民生新闻来自于生活,具有较强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增加了民生新闻在人们心中的重量,同时拉近了新闻本身与观众的距离。

  正是由于民生新闻具备以上四个特点,才能够对电视媒介生态产生重要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民生新闻能够通过电视媒介产生一些政治影响、实现一些政治意义。1)对民生的监督:我国正处于高度发展的阶段,这个过程中国家许多的政策以及措施都在逐步落实当中,民生建设还不够完善,民生新闻能够通过反映民生问题,来监督民生建设的开展,切实解决一些当前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例如通过曝光食品安全问题,监管督促相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管理;2)对人民进行教化:百姓对政治的理解较差,民生新闻能够反映一些社会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反映教化民众,提高其政治觉悟;3)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民生新闻的互动性能够实现广大群众与新闻的沟通交流,我国执政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生新闻反映的社会现实能够强化相关政治部门执政为民的理念,促进其多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民生新闻本身就又较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民生新闻主要是播报省市级的新闻,这能够有效的推动当地电视媒介地域性文化生态的发展,许多电视台不仅在新闻内容上体现地域性,还会在播报形式和语言上体现地域性,例如利用当地方言播报民生新闻等。

  电视节目的娱乐性是影响电视媒介生态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的大多数电视节目都会增强娱乐化,民生新闻的播放时长一般较长,在新闻中增加一些娱乐性较强的内容能够增加新闻的表现力,例如:许多民生新闻加入了一些民间奇事、奇人的报道。

  人民群众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也就是市井文化,这种文化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民生新闻主要报道的就是在市井文化中生存的广大群众的生活,民生节目能够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尊重百姓,认真了解其尊严、利益诉求,使民生新闻逐渐成为了百姓的发言人,这对增强人文关怀有着重要

  民生新闻对电视媒介社会生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指导作用: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形式不同,它的服务性与互动性特点把民生新闻定位在和新闻当事人一样的角度之上,并能够为新闻当事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并指导其解决民生问题;2)监督控制:民生新闻能够揭露处在社会边缘的问题,通过对这些不见光问题的揭露,监督社会正常发展,督促执法、执政部门改进工作,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3)舆情传播:民生新闻能够反映民情、民生、民意,能够传播社会舆情,揭露一些不良的社会现。

 
 
栏目导航
资讯搜索
友情链接: